新闻媒体

行业动态

交通基础设施发挥重要作用|中国西部交通展

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重庆加速实施铁路、公路、水运、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,为服务国家战略、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1980年的九龙坡火车站。彭世良 摄

 

铁路:
骨干作用进一步强化

    1978年,重庆铁路营运里程仅347公里。2018年,营运里程达到2371公里,旅客到发量达到15461万人,其中发送量7707万人,到达量7754万人,在全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强化。

——加速融入国家高铁网,群众出行更加便捷。

    2015年底,我市首条高速铁路成渝高铁建成通车,实现了高速铁路零的突破,极大地便捷了成渝城市群之间的联系;
    2016年底,渝万高铁建成通车,重庆主城至万州实现1小时到达,渝东北地区与重庆主城联系更加快捷;
    2017年,重庆启动了高速铁路建设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拟建设高速铁路1400公里,加速形成“米”字型高速铁路网;
    2018年初,渝贵铁路开通运营,极大提升了重庆与“珠三角”、北部湾地区等城市群的联系效率;
    目前,郑万铁路建设有序推进,渝湘、渝昆高铁建设开工,渝西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。
    截至2018年底,全市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492公里,基本实现了“1小时成渝”、“2小时贵阳”、“5小时西安、长沙、昆明”、“7小时广州、南宁”、“9小时北京”,2019年7月实现了7小时重庆直达香港。随着高速铁路通道的逐步打通,重庆将加速融入国家高铁大通道,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、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,加快建成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。

 

重庆西站。钟桂林 摄

——逐步构建普速铁路网,对外通道进一步完善。

    1978年初,重庆铁路仅有成渝铁路、川黔铁路2条普速铁路347公里。其中成渝铁路1950年开工建设,1952年正式交付运营,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。川黔铁路1956年开工,1965年交付运营,每天通过列车超过75列,已成西南铁路网中运输极其繁忙的单线铁路。
   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重庆相继新增了襄渝、万南、达万、渝怀、遂渝、宜万、南涪、渝利、兰渝等干线铁路,新增普速铁路里程1528公里,使全市普速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79公里,对外通道由2个增加到9个,对外通道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。此外,涪怀二线、枢纽东环线等普速铁路正加快建设,涪陵龙头港铁路集疏运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。

渝万高铁、渝利铁路、G50 沪渝高速公路在长寿“同框”。袁志龙 摄

——枢纽建设不断提速,枢纽运行更加高效。

    客运方面,1978年初,重庆仅有重庆火车站1个枢纽站,2006年重庆火车北站南广场投入运营, 2015年重庆火车北站北广场投入运营,2017年重庆火车西站一期和沙坪坝站建成投用,主城区形成了“三主一辅”的铁路客运枢纽格局,日均开行列车111.5对,枢纽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区县依托成渝高铁、渝万高铁建成了璧山南、永川东、长寿北、万州北等一批客运枢纽。
    货运方面,改革开放以来,建成兴隆场编组站,形成了以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,磨心坡、北碚、珞璜、唐家沱、鱼嘴等站为支撑的“1+8”货运枢纽体系。

 

公路:投资最多,发展最快

 

90 年代,秀山县人民群众集中人力修建公路。鲁诗勤 摄

    重庆公路实现跨越发展,成为重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、发展最快的领域,公路供给总量显著增加,路网结构不断改善。截至2018年底,市客运车辆已达18654台,客运服务站376个,客运线路5084条。

 

九龙坡至永川高速永川东立交 。周兴健 摄

——骨架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,“4小时重庆”全面实现。

    改革开放以前,重庆没有高速公路。1983年至1997年,重庆高速公路发展起步,规划“一环五射”高速公路,总里程约720公里;
    1994年,全长114公里的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段建成通车,重庆告别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;
    1997年直辖至2002年,重庆提出“二环八射”高速公路规划,总里程1948公里,高速公路进入稳步推进期,期间基本建成“一环五射”高速公路网;
    2003年至2010年,是重庆高速公路发展历史跨越期,建成“二环八射”高速公路网;提出“三环十射三联线”高速公路规划,总里程为3600公里;
    2011年至2016年,是重庆高速公路发展创新突破期,提出“三环十二射七联线”高速公路网络规划,总里程达到4600公里;
    2017年,重庆启动了高速公路建设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到2020年,高速公路拟建成1000公里、开工1000公里、开展前期工作1000公里。2017年,全市高速通车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;
    截至2018年底,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096公里,省际出口通道由直辖初的1个增加到20个,高速公路密度居西部第一。

 

319 国道秀山县龙池段。鲁诗勤 摄

——普通干线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,路网服务水平明显提高。

    1985年,重庆形成3条国道和8条省道为骨架的内联外通的公路网;
    1999年,伴随着交通部启动西部通县油路工程和县际公路建设工程,重庆启动“八小时重庆”建设工程,并于2003年顺利完成;
    2004年全面启动县际联网公路建设,纳入规划的36个项目2000公里基本建成,实现全市所有区县之间、省际之间至少有1条高等级公路相连;
    “十一五”以来,重庆进一步强力推进干线公路网改造,累计改造超过1万公里,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、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例分别达到78%、57%,路面状况明显改善,在“十二五”国家干线公路检查中,综合得分排名上升到第8位,位列西部第一;
    2017年,重庆启动普通干线公路建设 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拟实施普通干线公路改造1万公里。到 2020 年,国道二级及以上、省道三级及以上占比将分别将提高到90%、65%;
    截至2018年,全市普通国省道公路总里程达到1.5万公里。

 

G65 包茂高速武隆区芙蓉街道段。刘东 摄

——“四好农村路”纵深推进,农村交通面貌得到显著改善。

  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各区县通过民办公助、民工建勤等办法,分期修筑公路,逐步形成公路网络;
    2003年,重庆启动了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,围绕“修好农村路,服务城镇化,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”的建设目标,加大投入、齐抓共管,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;
    “十二五”以来,重庆着眼脱贫攻坚,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,新改建农村公路5万多公里,在西部率先启动撤并村通达工程建设,新解决2096个行政村通畅和2606个撤并村公路通达;
    2017年,重庆启动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和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以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为重点,拟实施建设村民小组公路6.26万公里。到2020年,全市村民小组公路通畅率、通达率达到80%、100%;
    截至2018年,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.9万公里,路网密度169公里/百平方公里,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%、99.2%,农民群众出行条件大幅改善。2018年新改建通组公路2万公里,2019年上半年建成1.15万公里,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。

铜梁区西郊绿道公路南城翠英村段。郭洪 摄

 

水运: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见雏形

    1980年,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长江沿线首批开放的8个港口之一,重庆港成为长江上游唯一的外贸口岸。1997年直辖,特别是三峡工程成库后,重庆水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新世纪以来,重庆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机遇,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,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见雏形。随着铁路提速、民航快速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,水路客运逐步向旅游转变。2018年,全市水路客运完成运输量731万人次,旅客周转量5.59亿人公里,交通集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。

——航道整治成效显著,“一干两支”航道体系基本形成。

 

1984年夏,巫山县龙门渡口乡渡。解特利 摄

    改革开放初期,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44公里,其中能通机动船的只有177公里。
    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,重庆结合三峡工程蓄水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,全力推进航道整治。完成了长江航道丰都至忠县段航路改革、长江干线涪陵至铜锣峡河段炸礁、涪江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和大宁河、小江、梅溪河等支流156米蓄水炸礁等航道工程。长江干线九龙坡至朝天门航道整治、乌江白马至彭水枢纽航道整治加快推进,朝天门至涪陵航道炸礁二期工程推进顺利,朝天门至涪陵段4.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,三峡库区东溪河等重要支流航道整治全面加快。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、涪江潼南航电枢纽建成投用、利泽航电枢纽、涪江双江航电枢纽、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开工建设。长江干线及嘉陵江、乌江等重要支流航道的通行能力全面提升,“一干两支”、通江达海的航道体系基本建成。
    2018年,全市航道里程达到4472公里,是1978年的10倍。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400公里,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从下游直达重庆主城。
——港口码头加快建设,港口结构不断优化。

 

重庆港朝天门港区。唐安冰 摄

    1975~1985年,三峡工程建设正处在论证时期,重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一度停顿。1987年开始,交通部对九龙坡、兰家沱、猫儿沱等重点作业区进行技术改造,修建了朝天门现代化的客运大楼和客运码头;
    1991~1994年间,交通部和四川省交通厅修建了万州牌楼、涪陵荔枝园、奉节关庙沱、忠县下渡口栈桥、云阳小南门等客货运码头;
    1997~1998年,交通部组织开展全国第二次港口普查,截至1996年底,重庆码头泊位1333个,货物吞吐量3889万吨,其中集装箱吞吐量0.5万标箱,旅客吞吐量5777万人次;
    直辖以来,重庆港口建设进一步提速,28个库区淹没复建码头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,完成了寸滩集装箱码头一期、郭家沱重载汽车滚装码头、万州红溪沟散货码头、奉节宝塔坪和巫山龙门旅游码头等一批大型化、专业化、机械化的码头建设;
    2017年,建成投用全国内河最大的铁公水联运枢纽港重庆果园港区,涪陵龙头、江津珞璜、万州新田等枢纽港一期工程开港运营,4个枢纽港后续工程建设加快推进,忠县新生、合川渭沱等重点港建设有序推进,枢纽型港口集群加速形成;
    2018年,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.1亿吨、集装箱通过能力480万标箱。

 

 

民航:国际性航空枢纽地位不断增强

    改革开放初期,重庆只有小型的白市驿机场。1985年,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开始兴建,1990年投入使用,重庆民用航空开始跨越式发展。目前,重庆“一大四小”机场格局正加速形成,国际性航空枢纽地位不断增强。2018年,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4287.5万人次,有力支撑了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。

——全力打造江北机场国际航空枢纽,稳步提升枢纽能力。

 

南方航空航班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前起飞。莫晓健 摄

    1990年1月22日,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正式建成通航;2005年10月完成二期扩建工程;2010年12月完成三期扩建工程;2017年8月完成四期扩建工程,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三座航站楼、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,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中西部前列。
    2017年,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成拥有T1、T2(国内)和T3A(国内及国际)三座航站楼,共73万平方米。共有三条跑道,跑道长度分别为3200米、3600米、3800米,其中第三跑道可起降当今最大“空中巨无霸”空客380等大型客机。停机坪166万平方米、机位209个、货运区23万平方米,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110万吨、飞机起降37.3万架次。
    2018年,江北机场航线总数为329条,其中国际航线数量达到82条,旅客吞吐量达到4159.5万人次,居全国第九。
    未来,江北国际机场将打造成集城际铁路、轨道交通、出租车、长途汽车、城市大巴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,实现多种交通工具无缝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,实现以江北国际机场为中心,构建起内外通达、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。

——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,着力提升支线机场运输服务能力。

    2003年5月,万州机场建成通航,跑道长度2400米,停机位5个,航站楼面积5780平方米。该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,计划2020年建成,机场跑道将增加到2800米,停机位增至11个,新增8000平方米的T2航站楼。
    2010年11月,黔江机场建成通航,跑道长度2400米,停机位4个,航站楼面积2976平方米。该机场改扩建工程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,计划2020年建成,将新增7个停机位、1.2万平方米航站楼,能够满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70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3150吨、航班起降8333架次的保障需求。
    2015年10月,巫山机场开工建设,2019年投用,跑道长度2600米,停机位5个,航站楼面积3500平方米,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8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1200吨的保障需求。
    2016年9月,武隆机场开工,预计2020年投用,将建设一条长2800米的跑道、6000平方米的航站楼、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、通信导航、助航灯光及其它配套设施,能够满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1200吨的保障需求。

——稳步推进通用机场建设,大力助推通用航空发展。

    2017年,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建成投用。该机场类型为跑道型机场(兼表面直升机场),拥有1条长800米、宽30米的跑道,40000平方米的站坪,共设37个停机位,其中固定翼机位27个、直升机位10个,配套设施包括航管综合楼1545平方米、停车场1400平方米,主要开展通用航空试飞、通用航空培训等服务。
    此外,永川大安、万盛江南通用机场正加快建设,开州、潼南、石柱通用机场选址已通过军民航审查。


上一篇: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战略选择|中国西部交通展

下一篇:中国西部将建设的一条高速公路,全长102公里,建设期为3年|中国西部交通展

展商推荐

000
00
00
00

右侧二维码扫一扫

右侧二维码扫一扫